招商加盟
联系我们
联系人:宋经理
手 机:13271583412
加盟电话:400-666-3412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北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常识
传岐弘医堂:冬季进补,这3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作为家中“常客”
【导语】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状况,往往会利用很多方式方法来保养身体,其中很多人会选择用中药食补的方式。
中医博大精深,是我国的国粹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崇尚西医、中医无用论的道路上回归而来,慢慢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尤其是老年人,善于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中借助中医的一些原理和中药来达到调养身心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中药可以放进食材中食用呢?
在生活中炖煮肉类或者是煲汤时添加的食材中,有很多都是既是食材也是中药,也就是说这些食物都可以入药的,一般常见的有枸杞子、艾叶、薏米、肉桂等。
枸杞
枸杞具有滋养肝脏和肾脏的作用,是我国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材之一,日常饮水中放入枸杞子具有缓解精血亏损的作用,配合使用决明子还有缓解视力疲劳的作用。
一般使用的方式是取适量枸杞煲汤或者直接与粳米加水煮沸后温服食用。
枸杞子在我们生活中很常用,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或者任何限制。但是一般身体出现感冒、发烧、有炎症或者脾虚、腹泻、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病症时,谨慎起见,最好还是停止食用,可待身体恢复后再用。
艾叶
艾叶在农村田间地头很常见,一般味苦、辛,具有暖宫、消除痛经等作用,外用时可以祛湿止痒,对于怀孕人群还有安胎的作用。女性痛经、量多伴有血块时,往往是宫寒的症状,可以使用艾叶来暖宫。
日常可用艾叶与粳米、红糖熬粥食用,经期过后3天后开始服用,连服半个月,直到排卵期止,就能明显改善痛经及宫寒的情况。可以坚持3个月以上,效果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艾叶有很多好处,但是本身带有一定毒性,所以孕妇慎服。
薏米
当人们体内出现湿气时,往往首选薏米熬汤。薏米,味甘,有保健、去湿气的作用,在中医中常常用来健脾胃、清热、止咳等。
薏米作为食物来说是属粗粮一类,熬稀饭时加入,能帮助肠道蠕动,助于消化。
虽然薏米食用有很多好处,但由于是寒性药材,所以体寒、怕冷,尤其是宫寒的人在食用过程中要多加注意,不建议长期服用。
对于消化系统较差、本身尿多以及怀孕初期的女性来说,不能食用。
常见的可以食用的药材还有山楂、生姜、陈皮等,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尤其是南方人热衷煲汤,通常会加入这些中药材,既满足舌尖口腹之欲,同时还能调养身体。
在这里还需要大家注意,不是所有的中药材都能食用的,像千金子、马钱子、石蒜等中药材,都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才能使用,以防中毒。